標題:Dnmt1 is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ditory organs via cell cycle arrest and Fgf signalling Dnmt1通過細胞周期阻滯和Fgf信號調控聽覺器官發(fā)育
時間:2022-03-29
期刊:Cell Proliferation
影響因子:IF 8.755
技術平臺:WGBS、RNA-seq、ISH等
研究摘要
本研究以斑馬魚為實驗模型,探討DNA甲基轉移酶1 (DNMT1)在聽覺系統(tǒng)發(fā)育中的作用。用嗎啉寡核苷酸(mololino oligonucleotide)誘導Dnmt1缺失,利用RNA-seq、ISH、WGBS和免疫組化等方法研究其形態(tài)學改變和機制。結果表明,在斑馬魚發(fā)育中的后側線(posterior lateral line,pLL)系統(tǒng)中,Dnmt1下調誘導神經(jīng)丘(neuromasts)數(shù)量減少,并抑制原基細胞增殖。ISH結果表明,Fgf信號通路被抑制,趨化因子成員cxcr4b、cxcr7b和cxcl12a表達受到干擾,而lef1表達在抑制Dnmt1后增加。此外,Dnmt1表達下調導致耳石畸形和半規(guī)管畸形,胞囊(utricle)和球囊(saccule)的毛細胞(hair cell,HC)分化受到嚴重抑制。當Dnmt1表達下調時,耳基板標志物pax2/5和fgf3/8/10的原位染色減少。WGBS分析表明全基因組甲基化水平顯著下調,其中細胞周期基因在Dnmt1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的表達差異最大。進一步的ISH分析證實了RNA-seq和WGBS實驗結果,cdkn1a和tp53在Dnmt1敲除后均上調。本研究結果表明,Dnmt1通過調控細胞周期基因以及Wnt和Fgf信號通路對斑馬魚聽覺器官的發(fā)育至關重要。
研究方法:
(1)全胚原位雜交(whole mou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SH)技術檢測了Dnmt1在斑馬魚胚胎早期發(fā)育過程中的時空特異性表達模式。Dnmt1在眼、內(nèi)耳和側線系統(tǒng)中的強表達模式表明,Dnmt1在這些器官的發(fā)育和分化中至關重要。
(2)通過斑馬魚的胚胎顯微注射Morpholinos方法下調Dnmt1表達,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Dnmt1- MO胚胎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發(fā)育遲緩和畸形,包括耳石器官異常、半規(guī)管畸形和側線系統(tǒng)神經(jīng)丘數(shù)量減少。
(3)通過ISH、 RNA-seq和WGBS分析結果表明,Dnmt1通過調控耳囊泡(OV)特異性基因、FGF信號通路和細胞周期信號通路來調控斑馬魚聽覺器官的發(fā)育。
結果圖形
(1)Dnmt1在斑馬魚內(nèi)耳和神經(jīng)丘中的表達
圖1:Dnmt1為斑馬魚內(nèi)耳和pLL發(fā)育所必需。
WISH染色描繪了Dnmt1在2-cell期(two-cell stage)(a)、oblong期(B)、胚盾期(shield stage)(C)、體節(jié)期(segmentation period)(D:側視圖,E:背視圖,F:12hpf時的腹視圖,G:20hpf時d 側視圖)的持續(xù)表達。Dnmt1高表達水平富集在26-48hpf的遷移原基(H和I)、頭部區(qū)域的內(nèi)耳和后側線(J)的沉積神經(jīng)丘上。原基(primordium)(I1)、內(nèi)耳(inner ear)(J1)和神經(jīng)丘(neuromast)(J2)結構的放大倍數(shù)圖像表明Dnmt1高表達。
(2)Dnmt1為側線神經(jīng)丘(lateral line neuromasts)沉積所必需
圖2:敲除Dnmt1后,Dnmt1表達顯著下調。
A-F:與對照組相比,Dnmt1-MO胚胎中Dnmt1原位染色在不同時期WISH均下調。黑色虛線分別表示48 hpf時的耳囊泡(A,C)和神經(jīng)丘(B,D)。E-F中的黑色虛線表示32 hpf時的原基。
G-H:Dnmt1 morpholino注射后,Dnmt1的蛋白印跡在條帶強度(G)和定量分析(H)中均顯著降低。
圖3:Dnmt1是斑馬魚后側線神經(jīng)丘沉積所必需的。
A-B. 48 hpf時,野生型胚胎和Dnmt1缺失型胚胎的大體形態(tài)。
D-E. 與對照組(D)相比,Dnmt1突變體(E)在側線神經(jīng)丘的eya1染色中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丘數(shù)量減少和神經(jīng)丘之間的距離延長。
G-H. 轉基因斑馬魚系cldnb:lynGFP證實了在WISH中觀察到的結果。
C、F、I. 在mRNA組和MO聯(lián)合注射組中成功挽救了形態(tài)學、eya1染色和綠色熒光標記的神經(jīng)丘。
(3)抑制Dnmt1表達可顯著抑制PLL細胞增殖
圖4: Dnmt1下調在原基遷移和神經(jīng)丘形成過程中抑制細胞增殖。
A-L. 對照胚胎和Dnmt1缺失突變體之間BrdU標記的增殖細胞數(shù)量比較代表性圖像
M-N. 對照組胚胎(n=32)和Dnmt1-MO胚胎(n=31)的BrdU指數(sh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DNMT1通過調節(jié)Fgf、Wnt和趨化因子信號通路調控PLL發(fā)育
圖5:Dnmt1缺失抑制斑馬魚原基中的Fgf信號和趨化因子超家族。
(5)斑馬魚Dnmt1基因敲除導致嚴重的耳畸形
圖6:敲除Dnmt1會破壞半規(guī)管和耳石器官的正常發(fā)育
圖7:Dnmt1抑制影響HC在胞囊和球囊中的分化。
(6)Dnmt1通過調控pax家族和Fgf信號通路參與斑馬魚內(nèi)耳胚胎發(fā)生
圖8:Dnmt1敲除后耳板編碼標記基因表達變化
(7)Dnmt1在斑馬魚發(fā)育過程中調控cdkn1a和tp53的轉錄水平
圖9:RNA-seq分析揭示細胞周期基因是斑馬魚耳發(fā)育過程中Dnmt1抑制的關鍵調控因子。
A. 火山圖分析顯示了這兩組的所有DEG。
B. Venn圖進一步標記了Con-MO和Dnmt1-MO組中唯一和重疊DEG數(shù)量。
C. KEGG富集分析顯示,Dnmt1敲除樣品和對照組之間的前20個信號通路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D. 兩組的細胞周期通路DEG聚類分析。
E. ISH數(shù)據(jù)證實,與對照組相比,48 hpf時敲除Dnmt1后cdkn1a(p21)和tp53均上調
圖10:WGBS分析檢測Dnmt1敲除后的全基因組低甲基化。
A. 小提琴圖顯示具有三個生物學重復的Con-MO組和Dnmt1-MO組的整體甲基化水平。白點表示中值,黑色實框表示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 range, IQR),細黑線表示數(shù)據(jù)范圍,小提琴的寬度表示分布密度。
B-C. 與Con-MO組相比,Dnmt1-MO組中低甲基化(B)和高甲基化(C)的DMR數(shù)量。橫坐標表示不同的甲基化水平。
D. Circos圖顯示與Con-MO組相比,基因組Dnmt1-MO組中DEG和DMR的總體分布。從外圈到內(nèi)圈分別表示染色體數(shù)目、DEG(RNA-Seq)和DMR(CpG)。紅色表示上調,藍色表示下調;顏色越深,差異越大。
E. 熱圖顯示與Con-MO組相比,Dnmt1-MO組共有的DEG和DMR相關基因。紅色表示上調,綠色表示下調。
F-G. 與Con-MO組相比,Dnmt1-MO突變體功能區(qū)中tp53和cdkn1a的甲基化水平均顯著降低。TES轉錄終止位點;TSS轉錄起始位點。
關于易基因全基因組重亞硫酸鹽測序(WGBS)技術
全基因組重亞硫酸鹽甲基化測序(WGBS)可以在全基因組范圍內(nèi)精確的檢測所有單個胞嘧啶堿基(C堿基)的甲基化水平,是DNA甲基化研究的金標準。WGBS能為基因組DNA甲基化時空特異性修飾的研究提供重要技術支持,能廣泛應用在個體發(fā)育、衰老和疾病等生命過程的機制研究中,也是各物種甲基化圖譜研究的首選方法。
易基因提供的全基因組甲基化測序技術通過T4-DNA連接酶,在超聲波打斷基因組DNA片段的兩端連接接頭序列,連接產(chǎn)物通過重亞硫酸鹽處理將未甲基化修飾的胞嘧啶C轉變?yōu)槟蜞奏?span>U,進而通過接頭序列介導的 PCR 技術將尿嘧啶U轉變?yōu)樾叵汆奏?span>T。
應用方向:
技術優(yōu)勢:
易基因科技提供全面的DNA甲基化研究整體解決方案,詳詢易基因:0755-28317900。
參考文獻:
Tang D, Zheng S, Zheng Z, Liu C, Zhang J, Yan R, Wu C, Zuo N, Wu L, Xu H, Liu S, He Y. Dnmt1 is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ditory organs via cell cycle arrest and Fgf signalling. Cell Prolif. 2022 May;55(5):e13225.
相關閱讀:
項目文章|WGBS+RNA-seq揭示PM2.5引起男性生殖障礙的DNA甲基化調控機制
WGBS跟RRBS該如何選?表觀DNA甲基化和轉錄調控結果關聯(lián)思路
14種全基因組DNA甲基化測序(WGBS)標準分析比對軟件的比較 | 生信專區(qū)